岸邊海釣的收竿與遛魚技巧:如何增加上鉤率並成功起魚

岸邊海釣的收竿與遛魚技巧:如何增加上鉤率並成功起魚

一、岸邊海釣的收竿與遛魚技巧:如何增加上鉤率並成功起魚

岸邊海釣是一項充滿樂趣且具挑戰性的活動,無論是釣魚新手還是老手,都能從中體驗與大自然互動的樂趣。站在礁岩、碼頭或沙灘上,感受海風拂面,看著浪花拍打,在期待魚訊的同時,享受釣魚帶來的寧靜與刺激。

然而,岸釣不同於船釣,受到環境變數影響較大,從潮汐、風向到水流,都可能影響釣況。此外,在岸邊作釣,由於沒有太大的活動空間,對於收竿與遛魚的技巧要求更高。一旦魚上鉤,該如何穩定收竿、調節魚線張力,並巧妙地遛魚,才是確保成功起魚的關鍵。

岸邊海釣的魅力

岸釣最大的魅力在於其便捷與多變性。與船釣相比,岸釣不需要租船,也不受天候影響那麼大。選擇合適的釣點,例如堤防、港口、礁石區等,一樣能夠釣獲許多魚種,如黑鯛、黃雞魚、馬頭魚等。

收竿與遛魚技巧的重要性

當魚咬餌的瞬間,往往是最讓釣客興奮的時刻,但如果收竿或遛魚的技巧不當,很可能讓魚掙脫,甚至導致魚線斷裂。掌握正確的收竿與遛魚技巧,不僅能提高上鉤率,還能確保魚成功上岸,這對於釣魚體驗來說至關重要。

收竿與遛魚的關鍵技巧

技巧 重點
適時揚竿 確保勾牢魚嘴,避免魚掙脫
掌控剎車力道 調整剎車讓魚無法輕易拉斷魚線
善用水流與走位 利用水流幫助遛魚,避免過快強拉

在岸釣過程中,一旦掌握了這些技巧,不僅能提升中魚後的成就感,還能減少失魚的機率,讓整個釣魚過程更加順利與愉快。

二、收竿時機與技巧

如何判斷魚訊並選擇適當時機收竿

收竿的時機對於岸邊海釣的成功率影響甚大,太早或太晚收竿都可能導致脫逃或斷線。通常,判斷魚訊的關鍵在於觀察竿尖與魚線的變化:

  • 試探性咬餌:竿尖輕微點動,魚線也可能稍微張緊,這時多為魚在試探餌料,先勿急著收竿。
  • 明確吞餌:竿尖快速抽動、魚線迅速被拉出,這代表魚已確實咬住餌料,此時可準備適時揚竿。
  • 穩定拉扯:竿尖持續彎曲,魚開始逃竄,這時就是最佳收竿時機,迅速但穩定地揚竿,確保魚鉤確實勾住魚嘴。

不同魚種適用的收竿方法

不同魚類對於咬餌的方式以及力量不同,因此收竿的技巧也有所差異,以下是幾種常見岸釣魚種的收竿建議:

魚種 咬餌特性 建議收竿方式
石斑魚 多為突襲式攻擊,一旦咬餌後會迅速躲回障礙物 需果斷揚竿,避免牠鑽入礁石,之後適度施壓將其拉離藏身處
黑鯛 咬餌前可能先試探,吞餌後會猛烈衝刺 感受到明顯魚訊後,先適當等待數秒,確保魚鉤已深入魚嘴,再進行穩健收竿
花身雞魚 咬餌後可能數秒內不大動,然後突然衝刺 觀察魚線是否有緩慢拉動,確認魚咬住後緊繃魚線再揚竿,提高中魚率
白帶魚 多為多次試咬,並以側咬方式吞餌 避免直接硬拉,應利用連續但輕柔的點收動作,確保魚鉤掛得更牢後再果斷揚竿

避免跑魚與斷線的小技巧

收竿時過於用力或控制不當,可能會讓魚掙脫甚至造成斷線,以下幾個技巧可以幫助減少失魚的機率:

  • 調整釣竿角度:收竿時,保持竿尖與水面約45度角,能有效化解魚的掙扎力量,避免瞬間過載拉斷線組。
  • 適時放線:如果發現魚在猛烈衝刺,瞬間放鬆釣線避免過度拉扯,待牠力竭後再繼續收線。
  • 利用捲線器剎車系統:正確設定捲線器的剎車阻力,讓魚在衝刺時不會直接拉斷釣線,也能讓釣者有空間調整收竿節奏。

遛魚的關鍵技術

三、遛魚的關鍵技術

當魚上鉤後,遛魚的技巧就成為影響最終能否成功起魚的關鍵。透過正確運用釣竿與捲線器,不僅能夠控制魚的游動方向,還能有效消耗牠的體力,提升成功將魚帶上岸的機率。

如何運用竿身與捲線器控制魚的動向

面對不同種類與體型的魚,要靈活運用釣竿的彈性與捲線器的剎車系統來掌控魚的動向,避免讓魚輕易脫逃或斷線。

善用釣竿的彈性來施力

釣竿的主要功能不只是用來拋投餌料,在魚上鉤後,它更是調控魚的方向與減少衝力的關鍵工具。利用釣竿的彎曲度與力度,能夠緩衝魚的掙扎,使其逐漸消耗體力。

控制魚的游動方向

一旦魚開始劇烈掙扎,應該利用釣竿的彈性拉力來引導牠的游動方向,而不是與其正面對抗。例如當魚往左側衝時,應將竿稍朝右側拉,反之亦然,如此可迫使魚以圓弧狀前進,讓其逐漸耗掉體力。

避免魚突刺與抖動

有些魚種會突然加速突刺,此時若讓魚竿保持較低的角度(大約45度至60度),能夠有效吸收魚的爆發力,防止因過度拉扯導致斷線或脫鉤。此外,若魚開始急速擺尾,可適時收放線來保持穩定的張力,避免鉤組被甩出。

活用捲線器的剎車與收線技巧

捲線器的拖力調整與收放線方式,直接決定了遛魚的成敗。正確使用捲線器,不只能降低斷線風險,還能穩定掌控魚的動向。

適時調整剎車拖力

剎車拖力(Drag)應根據魚的大小與掙扎強度進行適當調整。剛開始遛魚時,可稍微增加拖力,以確保鉤子穩固咬住魚嘴,但如果魚頻繁爆衝,則應稍微放鬆拖力,讓魚有適度空間遊動,避免因拉力過猛導致線組斷裂。

適當收放線控制張力

遛魚過程中,最重要的是保持穩定的線張力,避免線組過鬆或過緊。可以根據魚的動態調整捲線器的操作方式:

魚的行為 操作方式
魚加速衝刺 稍微放鬆線,讓魚自行帶出線,避免突發拉斷釣線
魚開始減速 適時收線,維持一定張力
魚累了但還會擺尾 保持竿稍上揚,慢慢持續收線

如何有效消耗魚的體力

遛魚的最終目標,就是讓魚逐漸耗盡體力,最後順利將其帶回岸邊。所以,除了掌控魚的方向,還要善用不同的策略逐步削弱魚的力氣。

利用「8字形遛魚法」降低魚的體力

當魚還未進入疲勞狀態時,可透過「8字形遛魚法」來慢慢削弱魚的體力。這種方法就是運用竿身與拉力,迫使魚在水中游出「8」字型的路徑,使其游動方向不斷改變,讓魚無法持續前進,進一步消耗牠的耐力。

掌握「見底、翻肚」的最佳收線時機

隨著遛魚時間拉長,魚的掙扎力會逐漸下降。當你觀察到魚開始靠近水面,甚至出現側翻或翻肚的現象時,代表魚的體力已經接近極限。此時應該穩定收線,將魚慢慢牽引上岸,而不要急於強行拉出水面,以免最後關頭脫鉤或翻身逃脫。

透過以上遛魚技巧,不僅能夠提高上鉤之後的存活率,也能確保魚順利上岸。熟練這些技術後,不論面對何種魚類,都能夠用最有效率的方式來遛魚並成功收竿。

四、應對不同魚種的遛魚策略

在岸邊海釣時,目標魚種的特性會影響我們的搏魚策略。不同魚種的力量、洄游習性與掙扎方式不同,因此需要針對性地調整遛魚技巧。以下針對常見的岸釣目標魚種,提供相應的遛魚策略。

紅甘(青甘、青物)

特性:

  • 屬於高速泳魚,力道強勁,常利用衝刺試圖脫逃。
  • 戰鬥力極高,喜愛在敞水區來回遊動。

遛魚技巧:

  • 中魚第一時間,應適度鬆放剎車,讓魚拉線洩力,避免切線。
  • 當紅甘進行高速衝刺時,不要硬扯,要利用輪子的洩力裝置與竿子的彈性來化解衝擊力。
  • 等到第一波衝刺結束後,開始穩定施力收線,讓魚進入疲勞階段。
  • 收線過程中,維持一定張力,避免線鬆掉讓魚有機會掙脫鉤子。
  • 若紅甘往障礙物或礁區衝去,須立刻提升剎車,強迫牠轉向偏開礁區方向。

石斑魚

特性:

  • 力量雖然強大,但衝刺距離短,多半會往礁石或洞穴鑽。
  • 一旦進洞,脫困率非常低,因此需迅速控制方向。

遛魚技巧:

  • 中魚瞬間應馬上加壓遛魚,防止石斑鑽入岩石或障礙物之中。
  • 利用竿身的彈性與較高的捲線器剎車設定,一開始就控制優勢。
  • 若石斑成功鑽入礁石,可嘗試稍微鬆線,等待魚再次游動時再伺機收線。
  • 避免與魚進行拉扯戰,減少斷線或讓魚卡死的機率。

鱸魚

特性:

  • 跳躍力強,經常躍出水面甩頭試圖脫鉤。
  • 力道適中,主要依靠敏捷的游動來掙脫釣線。

遛魚技巧:

  • 中魚後需適度調整剎車,避免魚過度衝刺或爆竿。
  • 當鱸魚起跳時,應迅速向下壓竿,減少牠甩頭脫鉤的機率。
  • 穩定帶魚游動,不要讓魚有機會突然改變方向。
  • 收線時避免過度用力,防止鉤子撕裂魚嘴導致跑魚。

不同魚種的遛魚技巧比較

魚種 主要掙扎方式 遛魚重點
紅甘 高速衝刺 利用剎車洩力,耐心消耗體力
石斑魚 鑽入洞穴或礁石 迅速加壓收線,避免進洞
鱸魚 跳躍甩頭 降低竿子角度,穩定控制

掌握這些對應的遛魚技巧,不僅能提升上岸率,也能有效減少跑魚的情況發生。在實戰過程中,釣友們可以根據魚的力量與行為,靈活調整遛魚策略,享受搏魚的樂趣。

五、成功起魚的最後步驟

當你成功讓魚體力耗盡後,最後的關鍵步驟就是穩定收線,並確保安全地將魚帶上岸。這個過程既需要技巧,也需要耐心,確保你的努力不會功虧一簣。

穩定收線並慢慢引導魚靠近

當魚的掙扎逐漸減弱,不再劇烈衝刺時,你可以開始穩定地收線。這裡有幾個要點:

  • 維持魚竿角度: 保持魚竿與水面呈45度角,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吸收魚的最後反抗力。
  • 用均勻的力度收線: 避免過快收線,以免增加魚的警覺,讓它再次掙扎。
  • 循序漸進地拉近魚: 如果魚還有力氣反抗,就稍微放鬆一點,再等它累一些,然後繼續慢慢收線。

選擇合適方式帶魚離水

當魚被引導到岸邊時,你需要決定如何將魚順利帶離水面。一般有兩種方法:

使用抄網起魚

對於體型較大的魚或活動力仍然很強的魚,使用抄網是較為穩妥的選擇。

  • 將抄網浸入水中: 切勿直接從水上方撈取,以免魚受到驚嚇再度掙扎。
  • 從魚頭方向撈起: 順著魚的游動方向,輕輕將它導入抄網中,然後果斷撈起。
  • 縮短起魚時間: 避免魚在空中掙扎過久,以免造成魚脫鉤或傷害。

徒手抓魚

如果你的釣組夠強,魚體型適中且體力已完全耗盡,你可以選擇徒手抓魚。

  • 掌握抓魚時機: 確保魚已無力掙扎,才用手抓住魚體。
  • 從魚體側邊抓取: 使用濕手或防滑手套,避免傷害魚體或被魚鰭刺傷。
  • 保持穩定: 抓魚時避免急拉,輕柔地將魚帶離水面。

最後檢查並處理魚獲

起魚後,你需要快速確認魚的狀況,並決定後續處理方式:

動作 目的
確認魚的活力 判斷是否適合放流或帶回
使用脫鉤器 安全取下釣鉤,避免魚受傷
迅速放入魚袋或水桶 確保魚體保鮮或降低壓力

做好以上步驟,你就能順利確保上鉤的魚成功帶離水面,圓滿完成這場精彩的搏魚過程!